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《中华之剑》里的这位战士如今镇守在边关战疫

 二维码 90
发表时间:2022-07-01 11:32作者: 来源:临沧市公安局

微信图片_20220715114732.jpg

在临沧市耿马县疫情防控值守点,一面党旗迎风飘扬,一位背影单薄的老民警在忙碌着,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,可他有不变的初心、不老的警魂,青春褪光华,却热血依旧。


从这里认识他

微信图片_20220715114724.jpg

1995年《中华之剑》的播出,震撼了无数人,也让人们记住了一位叫做石林的民警,独自守在案发现场的他,得知战友牺牲后,忍不住抽泣起来,这真实的一幕令人动容。这场战斗给无数禁毒民警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害,却没有褪去他们“毒品一日不绝,禁毒一刻不止”的决心,39年的从警生涯里,石老从事了近27年的禁毒工作,无数次舍生忘死飞车追捕、无数次披荆斩棘跟踪蹲守、无数次与疯狂毒贩交锋、无数次冲锋在前命悬一线……从不退缩。

如今,在临沧边境疫情防控执勤点,石老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。从禁毒之路到抗击新冠病毒之路,石老这辈子跟“毒”杠上了。


坚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

微信图片_20220715114726.jpg

石老今年56岁了,“现在虽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在禁毒战场冲锋陷阵,但能在戍边战疫的战场继续坚守我义无反顾”,他说。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,他就一直坚守在耿马县孟定镇大花桥疫情防控卡点,这个卡点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,守好卡点是守好祖国西南边陲大门的关键点之一。大花桥监测点实行4班3运转勤务,执勤民警平均每周两次夜班。石老是小组组长,负责带领管理18个队员开展工作,他每个月都是在卡点执勤20天,回派出所上班10天,多少个本应陪伴家人的夜晚,多少个本应合家团聚的节日,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。一年多以来,月月如此,从不缺席。

“像石老这样的老党员们的加入,不但充实了力量,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威望、有经验、有办法,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。”卡点负责人孟杰说。


卡点的日常

微信图片_20220715114728.jpg

查验车辆、身份证件核查、督促检查核酸检测报告、扫通信行程信息和个人健康码,对进出卡点的车辆和人员严格把关,对于一些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,总是耐心地解释。看似平凡无奇的工作,工作量其实非常大,身上还要穿着防护服,不到半小时,全身就湿透了,一天下来全身体酸痛四肢麻木。这里瞬息万变的天气对于石老也是一种挑战,而且这里的昼夜温差较大,白天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,晚上却很冷,加上河风不停地吹,还要提防个大嘴尖吸血快的长脚蚊子叮咬,饿了就吃方便面,困了就裹上外衣在凳子上小憩一会儿。日夜坚守,风雨无阻,他们常常不是满身大汗就是一身污泥。

“我们现在做的事谈不上轰轰烈烈,都是些简单而平凡的小事,但是驻守在这里的每一位战士都可以汇聚成戍边战疫的铜墙铁壁”,石老的眼神很坚毅。


印象深刻的小事

微信图片_20220715114730.jpg

在守卡点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温馨的小事。一天,一辆运输牛群的小型卡车停在卡点接受检查,突然一头牛猛地挣脱绳索,跳下车辆后开始四处乱窜,车主一时被吓懵了,不知所措,见状,正在执勤的石老和战友二话没说,马上开展“围牛行动”。几分钟以后,牛被他们牵回车上,车主连声道谢。“这这种时候就得反应迅速,万一牛窜到路边的树林里,要抓住它就很难了,虽然这是在卡点执勤时一件很小的事,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,总是觉得这个场面莫名的温馨,虽然我们每天做的是同样的事,但是每天遇到的‘小插曲’却无法复制,我们的执勤也因为这些‘小插曲’变得不那么枯燥”,石老说。

微信图片_20220715114732.jpg

总有人在默默地为我们负重前行

从禁毒战线到疫情防控一线

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

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

无数像石老一样的战士

用坚挺的脊梁构筑起最严密的防线

他们独守着寂寞孤冷的关卡

目光如炬内心炽热

静候这疫情退散后的春暖燕回

版权所有© 中共临沧市委政法委员会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
投稿邮箱:2770219051@qq.com  电话:0883-2133749